分卷阅读378
联络这几个部落的事,还得劳烦你了。” 管里忙道:“彼此都是为殿下效力,何谈劳烦?” “管大人此言差矣。” 王干神色一变,板着脸道,“咱们都是为大晋效力,管大人慎言呀。” 管里一怔,立刻反应了过来,“多谢王大人提点,是下官魔怔了。” ——虽说明眼人都知道,如今朝中主政的是太子,但太子一日不登基,就一日名不正。 而名不正,则言不顺。 他们这些做臣属的,就更该谨言慎行,以免给殿下招祸。 * 他们的行动很顺利,整个草原在他们的暗中cao纵下,很快就乱成了一锅粥。 瓦剌制霸草原多年,仇家无数,摩根部落也不是什么善茬。 以往没有机会也就罢了,如今有大晋在背后撑腰,那些一直被他们欺压的部落,自然要跳起来,从他们身上咬下一口rou来。 如果能趁机瓜分了这两个大部落,那他们就有机会崛起,成为新的草原霸主。 就是退一步,不能彻底打垮他们,能让他们元气大伤也是好的。 到时候他们联合起来,绝对不会再给他们重新崛起的机会。 退一万步讲,就算他们不是对手,也是可以把责任推到大晋头上,他们都是被大晋蛊惑了。 大不了,也就是多上供一些牛羊而已。 他们的算盘打的很精,但又哪里精得过管里这个商场老油条? 再加上王干这个一肚子坏水的,从推他们入局开始,就已经给他们找好归途了。 而齐晟那边的特殊情况,就是几个草原部落上书,希望能派遣使臣,入京觐见。 这一次,瓦剌部落的正使还是岱钦。摩根部落的使臣,也是摩根王的小儿子,性子养的有些天真。 齐晟这里有管里和梁靖分别传过来的一手消息,对他们的来意心知肚明,自然不会拒绝。 正月里批复了国书,等到三月份,各部落的使臣就到达了京城。 现任的鸿胪寺卿不是别人,正是齐述。 虽说齐述读书不怎么样,还很抠门,但心眼是一点不少。 他明知瓦剌和摩根仇深似海,却故意把这两家的使臣分别安排到了对门的两个院子里。 啥叫抬头不见低头见? 这就是。 不但这两个部落,其余部落的对门和邻居,都是关系不大好的。 也真是难为他了,在那么短的时间之内,竟然凭着梁靖给的情报,把这些部落的使臣安排得这样“体贴周全”。 因着岱钦小王子和齐述多年的交情,瓦剌使者对于这样的安排,那是半点儿不带怕的。 唔,主要是岱钦小王子无所畏惧。 哪怕莫日根忧心忡忡地对他说:“大晋这样安置使臣,分明是不怀好意。” 可岱钦小王子就是听不进去。 而且,他还有理有据,“这一回来朝见的,除了咱们瓦剌,就属摩根部最强盛。这两个最好的院子,不安排给咱们和摩根,其他部落谁敢住?” 莫日根无奈了。 他倒是还有无数理由反驳呢,但以自家小王子的尿性,肯定是自己越反驳,他就越来劲。 更有甚者,等明日见了那恒王世子,保证跟人说不了三句话,就得把自己给卖个干净。 莫日根正想着呢,就见守门的侍从进来通报,“王子,恒王世子派人来请王子去饮酒叙旧。” 好嘛,这回等不到明日,自己就要被卖个干净了。 只见岱钦小王子眼睛一亮,豁然起身,“我这就去。对了,把我给世子准备的礼物带上。” 他说的,是东北某个部落献上来的一株老山参,据说已经有两百年的年份了。岱钦知道了之后,就软磨硬泡的,从瓦剌王那里讨了来。 原本众人都以为,他是自己用的呢,谁知道………… “殿下早去早回。”莫日根无力地摆了摆手。 ——以前还需要人家来哄来骗,如今已经发展成自动自发,什么好东西都往人家手里送了。 “等等,老臣随殿下一起去。” 他突然觉得,有些打算,该早些做了。 * 等岱钦和莫日根跟着齐述派来的小太监走了之后,摩根使臣住的院子的大门才彻底闭合。 一个头带貂帽的摩根小贵族合严了门缝,迅速跑到作为副使的左相那里,把自己看见的事报告给了左相。 “你没看错?” 那小贵族道:“那瓦剌王子,我能不认识吗?他怀里还抱着个匣子,领着他们的那人,一看就是个太监。” 左相神色凝重,“早就听说,这瓦剌的岱钦王子,和大晋恒王家的王子相交莫逆,还借着恒王王子搭上了大晋的太子。今日才刚入京,就有人来请他。看来,这传言的水分不大。” “他拿着东西,莫不是去给大晋太子送礼的?”那小贵族胡乱猜测。 “别瞎说,怎么可能?” 左相嗤笑了一声,说,“大晋太子什么好东西没见过?那么寒酸的礼物,人家岂能看得上眼?” “不送礼,他抱个匣子干嘛?” 见他一脸懵,左相叹了一声,解释道:“八成是去见恒王世子。他们两个是挚友,送礼就只看心意了。” 小贵族惊道:“他们关系这么好,那岂不是对咱们很不利?” 这几年,摩根和瓦剌年年打仗,本就元气大伤。那些原本臣服的部落趁机混水摸鱼,让本就胶着的战势雪上加霜。 去年的时候,他们终于休战了,两王于焉支山会盟,定下了永不再开战的盟约。 可是,他们都知道,休战只是暂时的。只要有一方恢复了元气,那盟约就会变成一纸空文。 所以,开春之后,他们大汗就派人递了国书,请求朝见,为的就是得到大晋的支持,就算不能压瓦剌一头,也不能给瓦剌丝毫可趁之机。 在半道上碰见瓦剌的使团,全在左相的意料之中。 唯一棘手的,就是岱钦王子和恒王世子的关系,好像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好一些。 左相又叹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