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8
言不在意地瞥他一眼,起了床:“没看时间,我回来的时候你已经睡了。” 江落秋不依不饶地杵在他床边:“哼!跟少荆河玩得挺好。” 梁袈言往浴室走,边走边淡淡地答:“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我和他不是你想的关系。你要自己找不痛快别拉上我。” 江落秋便跟着他到了浴室,靠在门口问:“不是那种关系你昨晚能那么紧张?” 梁袈言扶着门把冷淡地说:“他是我助手,我把人叫来的,人不见了我不该找?这里荒村野地的,他又才刚来,万一出什么事不是我负责难道你负责?” 因为确实没见过他们两人在一起暧昧的样子,就连晚上吃饭少荆河离他们都很远。梁袈言这番说辞,不能不说是有道理的,江落秋瞅着他,眼神中的怒火慢慢变成揣度:“你们真的不是那种关系?” “信不信由你。”梁袈言“砰”地关上了门。 江落秋歪着身子盘着手,被扑面而来的门风乓得头发都飞了起来,人却是只闭了闭眼睛,再睁开时,嘴角一翘,脸上露出了丝满意。 第56章第56章 会虽然已经开始了两三天,但由于三大主要单位离此地都不近,参与人员又各有事务缠身,所以到了今天人才算全部到齐。 上午吃完早饭,就先开了个迟来的全体大会。 除了曾宜修教授因病缺席外,代理主编梁袈言,副主编宋空林、江落秋、马潍涛等,执行编辑崔雪、章曼妮等主要编辑组成员悉数到会发言。 勉强也算跻身了编辑组的少荆河,作为该项目小虾米中的新新人,平时看着群里这些人插科打诨,到了这时才发现这真是个历史悠久,组织结构清晰,分工科学的项目组。虽然成员来自三个单位,但由于经过多年的磨合,工作分配合理,兼顾了各单位所长和个人能力的发挥,所以到今为止这个项目组一直都在平稳有序中运行,没有出过大的岔子。 包括历年来参与的学生都是如此,虽然基本谈不上工资,但也没谁觉得自己是在给导师打白工。每个能参加的人都对这件事抱持着极大的热情,都尽力贡献自己的那点光和热,这在其他地方是不多见的。 这种风气得益于项目组高层这些老师教授们本身就很无私的奉献。从聂其铮、曾宜修这些开创者开始就是如此。 少荆河发现,执行编辑以上的这些老师,哪怕是江落秋这种在私人事务里自私自利的人,但在为词典工作时也一样能做到不计报酬,全心全意,奉献出最大的心力。因为他们的导师就是这么做的,所以当他们自己有一天也成为了导师后,他们就以同样的品行影响着自己的学生。 这是传承的力量。 他真没见过比这更有向心力和执行力的项目组了。包括梁袈言在内,个人能力再突出的个人,也没有人把自己当成个人,而只是这本词典中的一小部分。在里面没有个人,只有集体,所有人汇聚在一起才是这本词典。 这种无私的集体主义奉献精神是非常感染人的。它不讲功利,不计回报,全心全意向着一个目标。纯粹得几乎只在特殊时期才能看到。 所以虽然词典编纂很枯燥,但即使是最活泼好动的学生都很乐于参与进来。因为能和这样的一群人在一起工作,不仅是难能可贵的经验,更是难能可贵的愉悦。因为每个人都是热情的,那么每个人就很容易从中获得快乐。 就像现在,即使是开着这么个一本正经的大会,每个人也都很专注。年轻的学生眼睛里闪着光,神采奕奕,没有一个人露出开会很乏味的神情。 因为主要编辑们的发言没有空话套话,全都从实际出发,把各分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难点摊开来讨论。下面的人,就算是少荆河这样才参与了一个月的小虾米新人也可以随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声音再稚嫩,也不会引来嘲笑,反而有时一样能引起大会的思考、考量和认真讨论。 老师们的认真治学乃至工作的态度会充分感染学生,而学生们在获得了尊重后就会回报同样的认真。 问题一个个讨论,一个个解决,再难的事也能在所有人的细致中被分解消融。 在一个偏远山村的民宿大厅里,这二三十个人就这么济济一堂地融合在一起,用最饱满的热情研究着这本注定只会在小众范围内才会被使用的词典。 少荆河觉得,这本词典如有感知,在诞生之日应该也会露出满满的幸福的微笑。 全体会议之后是分小组的讨论。 校对、语例分析、词源选择、外部专家协作等好几个固有板块分开讨论,留在大厅也好,各自找地方也好,很自然地人群就分开了。梁袈言和宋空林他们当然就是一组,找了个房间继续开会。 少荆河当然还是跟着校对组一起,依然还是昨天晚上侯存锐的房间。其他人对他今天没走都有点惊讶,但更多的是高兴。 池春燕今早在大厅遇见他还很惊喜:“师哥!你今天不是要走吗?” 少荆河微笑:“不走了。” “真的?”池春燕脸上笑开了花,“急事解决了?” “嗯。”少荆河点了个头。 “太好了!”池春燕非常开心,“昨晚上梁教授到处找你呢,后来见着了吧?” “嗯,见着了。” 池春燕就笑嘻嘻地,也不多追问,只是又凑过来低声对他说:“小灯和小萌他们的事还没解决呢。待会儿如果你遇到他们俩的谁,记住,走为上策!” “好。”少荆河点头。说完伸头往人群里找了一下,很快找到了那俩。路萌在池春燕不远处,正跟旁边的女生说说笑笑,傅小灯则坐在人群边缘,一个人闷闷不乐地发呆。 之后校对组的小组会就不光是语料库的部分了,无论语料库还是语例,总之除了去参加编辑组会议的部分老师,其他所有校对相关的人员都来了。 房间不大,十一二个人把屋子挤得满满当当的。有的坐床上,有的坐凳子,有的干脆就站着,大家围着两三台笔记本开始讨论。 因为大家年纪相仿,学历背景等各方面也十分相近,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又很相似,所以沟通起来也十分顺畅。少荆河不知不觉就被热烈的气氛感染,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几乎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 讨论过半后,又进来了两个男生,傅小灯是其中之一。 少荆河这才知道,原来傅小灯并不是东古语系的,甚至都不是外语专业的,他和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