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古代农家日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600

分卷阅读600

    宁的年轻,还是个举人就能懂得这么多的农事知识,不过看到是关乐和的弟子后,他就想当然地把这疑惑给解开了。

    关乐和是工部管农业的官员,杜锦宁能写出一些农事生产的知识不足为奇。另外,关家是个不惹事的小世家,在夺嫡之争中就明哲保身,胆小而安份。最有出息的关正祥还是个脑子不大好使的家伙。所以关乐和的弟子,不足为惧。

    至于杜锦宁以一个举人的身份写话本,赵晤也十分理解。毕竟一个人读书是很费钱的,杜锦宁一个没有家族依仗的寒门子,不让母亲的书铺涨些人气挣点钱,怎么能支撑生活呢?

    这些,都是赵晤一闪而过的一些想法。这些想法过后,他就将此事抛之脑后了。毕竟有那么多国家大事要cao心,一本话本和一个小小的举人,还不到引起他重视的程度。

    他原打算让这个话本的作者做个小吏的。不过既是关乐和的弟子,以后多注意一下关乐和,如果有能力提拔他就行了,没必要在这种事上费心神。

    把这事抛到脑后后,赵晤就忘了杜锦宁这个人。直到现在吴公公提起,他才发现,这个杜锦宁竟然跟那个写话本的杜锦宁是同一个人。

    当然,作为皇帝身边第一太监,吴公公每一句话都不是随便说的。他之所以提及杜锦宁,实则是因为太后娘娘召他去了解皇帝衣食起居的时候,手边就放着一本话本,说话期间鲁国长公主屡次提及这本话本,让太后注意身体,别看话本入迷伤了身子。

    吴公公是知道朝堂上的官员为了这话本起争执的,见太后娘娘和鲁国长公主也喜欢看,心中好奇,便让人把话本买来看了一遍。

    作为一个没有什么娱乐的古代太监,被关在皇宫里一二十年,内心是很寂寞的。杜锦宁这话本又写得如此好,吴公公看完话本后,瞬间就沦为了杜锦宁的迷弟。

    所以他方才才会提这么一嘴。而这一嘴,不仅仅杜锦宁的话本深得吴公公的心,最重要的是,太后娘娘和鲁国长公主对这个杜锦宁充满了赞誉。

    为这样一个人说句话,惠而不费,还能为皇上解惑,吴公公觉得还是可以顺手而为之的。

    回想起引发的影响,再看看眼前这篇文章,赵晤再不复原先的淡定。

    他迫不及待地将目光移到了第二篇文章上。

    这篇文章跟前一篇一样,文采斐然、引经据典,观点鲜明地肯定了航海的意义。并指出,现在的航海技术已经成熟,大宋完全可以进行一次远程航海壮举,以探索和发现新的大陆与国家,将大宋的物产销售出去,并运进来异国物产,为国家获得大量利益。能做出如此壮举并获成功的皇帝,必将载入史册,为后人所景仰。

    文章写得十分地蛊惑人心,充满激情,赵晤禁不住被激情所感染,心里涌上一股斗志。

    他很年轻,他有着年轻人的冲动和激情,他想要做出一番前人所未做到的事业,他要比祖辈们更出类拔萃。

    要做比其他皇帝更优秀的皇帝,就只能开拓疆土。但开拓疆土就意味着发动战争。赵晤并不想让国家陷入战争与混乱,去征服物产并不丰富的北边和西边国家。那么派船远航,就成了他唯一能做的载入史册的大事。

    他此时早已将对杜锦宁的怀疑抛之脑后,拍着案几、满脸潮红地连声叫道:“好好,写得好。”

    吴公公见状,微笑着后退几步,静静伺立在一旁。

    杜锦宁当初能忽悠赵昶,以一介普通书生的身份俘获他的崇敬,那么此时写几篇文章蛊惑人心,自然也不在话下。

    最重要的是,她通过齐伯昆的嘴,能了解赵晤此人的性情,知道他是一个有抱负的年轻皇帝。这样的人必有一番建功立业的心。所以她的蛊惑很有针对性,也就最能击中人心,让赵晤深为赞同、引为知已。

    ☆、第六百二十五章 询问

    能朝到金銮殿上并有资格说话的大臣,最少都在四十五岁以上。这些人更喜欢过安稳的日子,所以思想相对保守,不愿意尝试新的事物,更不愿意冒险。赵晤自当上皇帝以来,总感觉自己站在泥淖里,每走一步脚都牵牵绊绊。这种感觉让他很不舒服。

    他要锐意进取,他想让这些大臣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施政方针与先皇不同,但总没有一个契机让他立威。而杜锦宁这篇文章,为他知道他能做什么了。

    他要让人造大船,他要让人远航,他要征服星辰大海。阻拦者,滚蛋!

    平复了一下心情,他坐了下来,将目光落到杜锦宁的第三篇文章上。

    在这篇文章里,杜锦宁仍以一样的风格,引经据典地罗列了以往中国跟新罗、日本的贸易所取得的种种利益。最让赵晤眼前一亮的是,杜锦宁在文章里告诉,与近海的国家进行贸易不仅能促使国家经济的繁荣,同时还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贸易能促使国与国之间更为亲密。而一旦两个国家能为我所用,那么新罗、日本所在的岛屿就如同大宋的瞭望台,更能成为大宋东南边的第一道防线。一旦有海外的敌人来临,两个国家就能给大宋预警。大宋也能派兵去支援他们抵抗外敌,将外敌消灭在国门外。

    文章不光总结了以前跟这两个国家贸易时的成果,还指出了许多不足,指明应该如何在共享利益的同时,利用物资来抑制两个国家的发展,从而让他们成为大宋的属国,永远离不开大宋的支持。

    “太好了,写得太好了。”

    赵晤再一次看得热血沸腾,忍不住站起来在屋里来回踱步,以平复汹涌澎湃的心情。

    这三道策问,只是不过是他偶有所想,从而顺手写下的。他并不认为这些从来没接触过国事的贡生们能写出什么实用的意见与建议出来。可他没想到杜锦宁给了他这么大的惊喜,每一篇文章不光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还给出了最具有cao作性的建议。

    难道这些贡生都有这样的水平,是我以前看的文章有问题吗?

    带着这样的疑问,赵晤暂时将杜锦宁的试卷放到了一旁,看起了其他贡生的文章来——之所以说是暂时,是因为他打算一会儿批阅完试卷后,再仔细这三篇文章,好思索如何在这三方面实施杜锦宁所提出的建议。

    第二名的文章写得也十分好,在农业、航海和贸易方面也写了比较详实的内容,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这个考生年纪比较大了,所以提出来的建议很沉稳,只做一些小小的尝试,并不建议有大动作——这篇文章拿到朝堂上去,肯定可以获得那些保守派大臣的赞赏。

    这迥然不同风格的两份试卷,估计是八名阅卷官揣摩他和大臣们的心思而选出来的。把杜锦宁的试卷放在第一位,也代表了把他这个皇帝放在了第一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