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4
书迷正在阅读:商汉天下、想抱你回家、美貌炮灰的自我修养、最浪漫的事、离域、东宫美人、跳吧,舞、我只想挣个女朋友(快穿)、甜妻、每天都要撩道长[命道行妖]
过了七日,就听见外面响起了脚步声。
朱允炆进门来,见两个穿着素服的女子,略怔了一怔,说道:“你们却也有心。”
郭菀央行礼,抬头,说道:“不过是尽点心意罢了。皇上此来应该有两件事,一件是诸王要进京奔丧之事。”
朱允炆看着面前的少女,怔忡了半日,说道:“你太聪明了……难道你不曾听说过装愚守拙之语么?”
郭菀央轻轻叹息了一声,说道:“当初年少轻狂,不知道装愚。现在能苟延残喘,不过是因为皇上能看重在下的一两分聪明罢了。若是少了这一两分聪明,在下的价值不知道还有没有。”
第320章
朱允炆干笑了一声,说道:“可是你现在这般情景,却是朕要杀你。”
后面这几个字,说得很是艰难。
朱允炆本也没有杀郭菀央的心思,但是这几年来,自己让郭菀央出主意的事情太多了。郭菀央知道的事情太多了。
留着郭菀央的性命,就有一个不确定的因素……毕竟,忠心耿耿的臣子都有可能背叛,更何况一个从来也不曾真正降服于自己的女子?
茱萸身子一颤。
郭菀央轻轻叹息了一声,说道:“在女臣看来,死在皇上之手,至少总比死在他人手里要强。”
笑了起来,说道:“能多活这么几年,已经承皇上的情了。既然这样,就为皇上做最后一谋罢……依照女臣想来,现在朝中,就准不准许诸王进京奔丧,应该分作两派。一派以孝心为重,觉得皇上应该准许他们;另一派却以国家稳固为重,觉得皇上还未曾登基,如果轻易许了诸王进京奔丧,只怕引起变故,是不是这样?”
朱允炆看着郭菀央,沉声说道:“你可知道,就凭你最后说的这句话……挑拨皇家关系,就足以赐死。”
郭菀央冷笑了一声,说道:“皇上此话错了。皇上既然已经有了杀心,那么多说一句话少说一句话并无关系,是也不是?既然是为皇上做最后一谋,又何必含含糊糊让人听不明白?”
朱允炆被郭菀央这样一呛,竟然说不出话来。
郭菀央自顾自站起来,说道:“女臣看过历代典籍,皇上登基,最短的时间只要八九天。而诸王进京奔丧,最快最快也要十来天。这三四天时间,就足以让皇上将朝廷形势收拾下来了,皇上你说是也不是?”
朱允炆直觉的就想点头,随即又说道:“时间还是太仓促。”
郭菀央哂笑了一声,说道:“皇上独处京师这些年,成为皇太孙也有四五年的时间了。京畿大营都掌握在手中了罢?守边诸王,即便带兵进京,远道奔驰而来,到了京师,也是一群疲兵。既然是一群疲兵,皇上又何必多疑?”
朱允炆说不出话来。
郭菀央又说道:“京畿三营,可以交到耿炳文老将军之手,我祖父为副。这位老将军最擅长守城,只要将耿老将军的家眷叫进宫中陪伴皇后,就可保京师无恙。至于我祖父……只要宁妃娘娘尚在人世,皇上就不用担心我祖父。”
郭菀央这是将话说得赤果果了。朱允炆苦笑,心中却有几分意动。
郭菀央又轻笑了一声,说道:“至于不让边疆诸王进京,那却是没有见识的愚夫蠢妇之见。只要想一想:大明立国,以孝字为先。孝字当头,又怎么可以阻止人子尽孝之心?皇上若是不许他们进京,就先落了下乘。将来史笔,记载这一页的时候,也未免要说皇上的不是。”
这话说得直白,朱允炆脸上微微变色。
郭菀央轻笑说道:“再说第二条。皇上准许诸王进京,他们难道就真的敢进京了?当初硕妃薨之事,大家都还记得呢……”
朱允炆手压在桌子上,声音颤抖,气急败坏:“郭菀央……你是逼着朕杀了你!”
郭菀央笑着摇头,说道:“谢皇上关爱。只是就事论事而已,并无对皇上不敬之心。皇上……今日久别在前,还有一件事要提醒皇上。”
朱允炆声音酸涩:“什么事?”
“用人。”郭菀央含笑,“皇上与先皇不同。先皇必须要杀,才能威慑天下。现在先皇已经打好了江山,皇上用人当以怀柔为主。可是尽管是怀柔为主,皇上还是要记着……不可太过相信所谓的仁政。”
“你……”
朱允炆将自己的半截话给吞回去,看着面前的少女,哑声问道:“你想要说什么?”
“儒家学说,自然有他的道理。但是治国全凭着儒家学说,却未免是犯了书呆子的错误。”郭菀央轻轻笑,“治国不能全靠仁政。仁政是对百姓的,不是对官吏的。国家法度已经确定,但是如何cao作,尺度却在皇上手上。若是对犯罪官吏,都一味宽仁,那就未免让天下官吏看轻了。看轻陛下,由此纷纷违法乱纪,国家也就坏了。”
“然而……如祖父一样……”朱允炆又将自己的话给吞回肚子里。自己差点就将心里话给说出来了……三年不改父道才是真正的孝顺,自己将话说出来,不是给人口舌么?
郭菀央微笑:“治理天下,当然也不能一味的以苛。一味苛,天下官吏害怕,无人敢与皇上治理天下,也不是好事。”
朱允炆问道:“不能苛,不能宽,那以何御下?”
郭菀央笑了一下,说道:“以法治国……其实皇帝陛下也是熟读百家之书的,其实也清楚,历朝历代,只要的强盛之时,都说以儒治国,然而都是以儒为表,以法为里……皇上仔细回忆一下,是否如此?”
朱允炆点了点头。郭菀央又接了下去:“只要严格法度,凡事有法可依,即便是严苛待某臣,其他人也不会有怨怼之心,也不会有兔死狐悲之感。如果不严格执法,处置事情,时宽时严,即便是以宽待臣,臣也会不自以为足。有失公平之下,即便宽松到了极点,臣子也会有怨怼之心。”
朱允炆轻轻叹息说道:“仔细想来,你说的都是极有道理的,只是几位师傅却从来不与朕说这些。”
郭菀央微笑说道:“几位师傅都是治儒的大学者,相信儒家之道乃是真正的治国之道。相信奉行儒家学说,必定能实现大同之世。师傅的想法自然是不错的,但是师傅都是品性高洁之人,对人的劣根性认识不足……”自嘲的笑了一下,说道,“郭菀央却是从最下层上来,见多了魑魅魍魉。”
第321章
朱允炆听着郭菀央那恳切的言辞,心微微有些颤栗。
郭菀央将话说完,微笑看着朱允炆,轻声说道:“陛下既然想要赐死,那就捡日不如撞日罢……是白绫呢还是毒酒?”
朱允炆的脸色白了一白,转身就出去,再也不理睬郭菀央了。
门外传来铁链锁门的桄榔声。郭菀央瘫倒在椅子
朱允炆进门来,见两个穿着素服的女子,略怔了一怔,说道:“你们却也有心。”
郭菀央行礼,抬头,说道:“不过是尽点心意罢了。皇上此来应该有两件事,一件是诸王要进京奔丧之事。”
朱允炆看着面前的少女,怔忡了半日,说道:“你太聪明了……难道你不曾听说过装愚守拙之语么?”
郭菀央轻轻叹息了一声,说道:“当初年少轻狂,不知道装愚。现在能苟延残喘,不过是因为皇上能看重在下的一两分聪明罢了。若是少了这一两分聪明,在下的价值不知道还有没有。”
第320章
朱允炆干笑了一声,说道:“可是你现在这般情景,却是朕要杀你。”
后面这几个字,说得很是艰难。
朱允炆本也没有杀郭菀央的心思,但是这几年来,自己让郭菀央出主意的事情太多了。郭菀央知道的事情太多了。
留着郭菀央的性命,就有一个不确定的因素……毕竟,忠心耿耿的臣子都有可能背叛,更何况一个从来也不曾真正降服于自己的女子?
茱萸身子一颤。
郭菀央轻轻叹息了一声,说道:“在女臣看来,死在皇上之手,至少总比死在他人手里要强。”
笑了起来,说道:“能多活这么几年,已经承皇上的情了。既然这样,就为皇上做最后一谋罢……依照女臣想来,现在朝中,就准不准许诸王进京奔丧,应该分作两派。一派以孝心为重,觉得皇上应该准许他们;另一派却以国家稳固为重,觉得皇上还未曾登基,如果轻易许了诸王进京奔丧,只怕引起变故,是不是这样?”
朱允炆看着郭菀央,沉声说道:“你可知道,就凭你最后说的这句话……挑拨皇家关系,就足以赐死。”
郭菀央冷笑了一声,说道:“皇上此话错了。皇上既然已经有了杀心,那么多说一句话少说一句话并无关系,是也不是?既然是为皇上做最后一谋,又何必含含糊糊让人听不明白?”
朱允炆被郭菀央这样一呛,竟然说不出话来。
郭菀央自顾自站起来,说道:“女臣看过历代典籍,皇上登基,最短的时间只要八九天。而诸王进京奔丧,最快最快也要十来天。这三四天时间,就足以让皇上将朝廷形势收拾下来了,皇上你说是也不是?”
朱允炆直觉的就想点头,随即又说道:“时间还是太仓促。”
郭菀央哂笑了一声,说道:“皇上独处京师这些年,成为皇太孙也有四五年的时间了。京畿大营都掌握在手中了罢?守边诸王,即便带兵进京,远道奔驰而来,到了京师,也是一群疲兵。既然是一群疲兵,皇上又何必多疑?”
朱允炆说不出话来。
郭菀央又说道:“京畿三营,可以交到耿炳文老将军之手,我祖父为副。这位老将军最擅长守城,只要将耿老将军的家眷叫进宫中陪伴皇后,就可保京师无恙。至于我祖父……只要宁妃娘娘尚在人世,皇上就不用担心我祖父。”
郭菀央这是将话说得赤果果了。朱允炆苦笑,心中却有几分意动。
郭菀央又轻笑了一声,说道:“至于不让边疆诸王进京,那却是没有见识的愚夫蠢妇之见。只要想一想:大明立国,以孝字为先。孝字当头,又怎么可以阻止人子尽孝之心?皇上若是不许他们进京,就先落了下乘。将来史笔,记载这一页的时候,也未免要说皇上的不是。”
这话说得直白,朱允炆脸上微微变色。
郭菀央轻笑说道:“再说第二条。皇上准许诸王进京,他们难道就真的敢进京了?当初硕妃薨之事,大家都还记得呢……”
朱允炆手压在桌子上,声音颤抖,气急败坏:“郭菀央……你是逼着朕杀了你!”
郭菀央笑着摇头,说道:“谢皇上关爱。只是就事论事而已,并无对皇上不敬之心。皇上……今日久别在前,还有一件事要提醒皇上。”
朱允炆声音酸涩:“什么事?”
“用人。”郭菀央含笑,“皇上与先皇不同。先皇必须要杀,才能威慑天下。现在先皇已经打好了江山,皇上用人当以怀柔为主。可是尽管是怀柔为主,皇上还是要记着……不可太过相信所谓的仁政。”
“你……”
朱允炆将自己的半截话给吞回去,看着面前的少女,哑声问道:“你想要说什么?”
“儒家学说,自然有他的道理。但是治国全凭着儒家学说,却未免是犯了书呆子的错误。”郭菀央轻轻笑,“治国不能全靠仁政。仁政是对百姓的,不是对官吏的。国家法度已经确定,但是如何cao作,尺度却在皇上手上。若是对犯罪官吏,都一味宽仁,那就未免让天下官吏看轻了。看轻陛下,由此纷纷违法乱纪,国家也就坏了。”
“然而……如祖父一样……”朱允炆又将自己的话给吞回肚子里。自己差点就将心里话给说出来了……三年不改父道才是真正的孝顺,自己将话说出来,不是给人口舌么?
郭菀央微笑:“治理天下,当然也不能一味的以苛。一味苛,天下官吏害怕,无人敢与皇上治理天下,也不是好事。”
朱允炆问道:“不能苛,不能宽,那以何御下?”
郭菀央笑了一下,说道:“以法治国……其实皇帝陛下也是熟读百家之书的,其实也清楚,历朝历代,只要的强盛之时,都说以儒治国,然而都是以儒为表,以法为里……皇上仔细回忆一下,是否如此?”
朱允炆点了点头。郭菀央又接了下去:“只要严格法度,凡事有法可依,即便是严苛待某臣,其他人也不会有怨怼之心,也不会有兔死狐悲之感。如果不严格执法,处置事情,时宽时严,即便是以宽待臣,臣也会不自以为足。有失公平之下,即便宽松到了极点,臣子也会有怨怼之心。”
朱允炆轻轻叹息说道:“仔细想来,你说的都是极有道理的,只是几位师傅却从来不与朕说这些。”
郭菀央微笑说道:“几位师傅都是治儒的大学者,相信儒家之道乃是真正的治国之道。相信奉行儒家学说,必定能实现大同之世。师傅的想法自然是不错的,但是师傅都是品性高洁之人,对人的劣根性认识不足……”自嘲的笑了一下,说道,“郭菀央却是从最下层上来,见多了魑魅魍魉。”
第321章
朱允炆听着郭菀央那恳切的言辞,心微微有些颤栗。
郭菀央将话说完,微笑看着朱允炆,轻声说道:“陛下既然想要赐死,那就捡日不如撞日罢……是白绫呢还是毒酒?”
朱允炆的脸色白了一白,转身就出去,再也不理睬郭菀央了。
门外传来铁链锁门的桄榔声。郭菀央瘫倒在椅子